老法師:【如何將念佛法門落實到生活上】


淨空法師:【如何將念佛法門落實到生活上】
如何將念佛法門落實到生活上?
淨宗修學,「淨宗學會」成立之後,我們提出修學五個科目,就是把世尊在淨宗經論上的教誨落實。
第一個科目是《觀無量壽佛經》上講的「淨業三福」,三條十一句一定要做到。
【淨業三福第一福】
第一條裡面四句: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,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」。
我們叫修淨業、修淨土,淨土從哪裡修起?從這裡修起。不能夠落實,這一句阿彌陀佛的效果不大,你的冤親債主得的利益小,有時候他不放過你;果然落實,這個功德大,他得的利益大。不但不妨害,我們以一般人情而論,他反而來幫助你;因為幫助你,就是幫助他自己,所以要落實。
怎樣孝養父母、奉事師長?我們把後面這兩句做到,就是真正的孝親尊師。「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」,這八個字做不到,孝養父母、奉事師長就落空了。佛法重實行,不在口說。
【淨業三福第二福】
第二條有三句:「受持三皈,具足眾戒,不犯威儀」。
這三句怎麼講法?簡單的說,就是放棄自己錯誤看法、想法、作法,隨順佛陀的教誨,佛教給我們怎麼做,我們就老老實實怎麼做,佛教我們不可以做,我們就決定不做。這叫皈依,皈是回頭,從我們自己錯誤的思想、見解、行為回過頭來,依靠佛菩薩教誨,依教奉行。
佛在《無量壽經》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,這一大段經文,古大德的判教告訴我們就是十善五戒,這是三皈、五戒、十善詳細的說明。我們每天讀誦,依照佛陀教誨去修懺悔法,佛講的哪些、哪幾條我做到了,做到要保持,不要失掉;哪幾條我還沒有做到,我要很努力認真去學習。
這叫真修行,這叫修淨業,然後這一句佛號念得才會相應,否則的話,只有口中有佛號,心行上沒有。那就是古人所講的,你「喊破喉嚨也枉然」!口裡面有佛,心裡沒有佛。口中有佛,心裡沒有佛,行為上沒有佛,這個不能相應。
念佛重要的是心上有佛,心是佛心,願是佛願,行是佛之行。佛的行為是什麼?十善。我們看到畫的佛像,我們這裡畫的佛像很多,佛像圓光上有三個字:「唵、阿、吽」,這三個字就是十善業道。唵是身,阿是語,吽是意,身、語、意三業清淨,這三個字是表這個意思,三業清淨就是圓滿的佛。《無量壽經》裡面,佛就把這個意思很清楚的教給我們,「善護口業,不譏他過;善護身業,不失律儀;善護意業,清淨無染」。
我們要從迷邪染回過頭來,依覺正淨,這才是真正孝親,真正尊師。唐朝時候,善導大師註解《觀無量壽佛經》,在註子裡面講了許多遍,勸導我們要隨順佛陀的教誨,經典上教我們要做的,一定認真努力去做,教我們不可以做的,決定不違犯,這叫學佛。
我們真正這樣作法,將功德迴向給一切冤親債主,冤親債主就變成我們的護法神,不但不為難,還保護你,這是消冤業的好方法。
【淨業三福第三福】
更殊勝的,不但一生成就,一生有非常殊勝的成就:「發菩提心,深信因果,讀誦大乘,勸進行者」。
菩提心是真正覺悟的心,像北朝鮮山神所說的,天上也不平安,地上不能住,一心一意要求生極樂世界,這真覺悟了,這個心就是「發菩提心」,無上菩提心。
「深信因果」,念佛是因,成佛是果。這一句話裡頭意思很深,念不是口念,心要念,身也要念。心是佛心,願是佛願,就是你心念佛了,念茲在茲。
行怎麼念佛?行能夠守十善、六度,這是我們身念佛。身口意三業都念佛,這才能相應,三業都相應,跟密宗裡面講的三密相應,一個道理。密宗的相應是口持咒,心觀想,手結印,那我們講心願同佛心願,行為同佛行為,比三密相應還要殊勝。
我們要懂得怎樣去修學,怎樣提升自己的境界,決定要斷十惡,要修十善,轉惡為善,從這個基礎上再提升,修學菩薩六波羅蜜,那就是轉凡成聖,我們總要有一個大的轉變。
本文節錄自【華嚴經】第259集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☆華藏衛視官網
http://www.hwazantv.com
☆Facebook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hwazantv
☆YouTube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user/hwazantv
☆LINE
https://line.me/R/ti/p/%40dzi0277j
☆WeChat ID:hwazan-tv