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空法師:學佛的真實之利
淨空法師:學佛的真實之利

【學佛的真實之利】

當年章嘉大師教我,勸我出家,勸我學釋迦牟尼佛,我聽話,我感激他。我也有這個意思,這麼好的東西沒人知道,多可惜!真的是方東美先生講的,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、頂尖,沒人認識,還有人拒絕,還有人批評。這些拒絕的人、批評的人從來沒有讀過佛經,這就叫迷信。你把它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然後你再下斷語,這是智慧。對它一無所知,就把它廢棄掉,如果它真正好東西,你造的這個業多重。讓別人都享受不到,你把它糟蹋掉了,這個過失重,這叫斷別人法身慧命,比殺人還要重,殺人是斷人身命,這是斷人慧命。沒有人學,沒有人講了。

我們有緣,遇到這些機會,機會是一環扣一環的連起來,在我這一生當中大家都看到的,鍥而不捨。方老師我相信他、我佩服他,為什麼?沒有一天不讀佛經。他的書桌上去看,一定有經書,所以他說佛經哲學是世界哲學最高峰,那就不是假話,他真幹。他如果說,不學,那靠不住,我們有懷疑,他真幹!確實表現的是慈悲,孔夫子的溫良恭儉讓。不過他也有脾氣,也有牢騷,看到這個社會不像樣子,會拍桌子罵人。老師,不但是言教,最重要的是表現給我們看到,這屬於身教。

真實之利太大太大了,你真的學會了,完全用在生活上。真實之利,吃東西不挑剔了,真實之利;穿衣服不講究,真實之利,為什麼?不生煩惱了。不是我要愛吃這個,愛吃那個,你不是找人麻煩嗎?也給自己添麻煩,自己分別執著。穿衣服,只要洗得乾乾淨淨就可以了,不再計較什麼款式,不再計較什麼質料,完全不操這個心,就快樂了!生活當中,順境好,逆境也好,沒有一樣不好,好人很好,壞人也好。我在這個境界裡修什麼?經題上,修清淨、修平等、修覺而不迷。覺而不迷就在這現象上修,離開現象到哪裡修?書上沒有,佛堂也沒有,佛是泥塑木雕的,沒有。你要跟活人往來,在那裡頭去修,把你的煩惱、習氣統統給修掉,那成功了。

理、方法、境界都在書本上,學了要會用,用在生活上,用在工作上,用在待人接物上,你快樂無比,得心應手,做出最好的榜樣給別人看。別人看到你做得很好,有條有理,真快樂,他很羨慕,他就會向你請教,你這個快樂從哪來的?他不找我,我不找他。他來找我就是他想學,他的緣成熟了,可以教他;不想學的,教他沒用,不必教他。這就叫有緣、沒有緣。佛不度無緣之人,他不肯接受,他不想學,佛不度他;想學,這就是有緣,有緣就要教他。看他那個想學的心有多少,心量要大,要多教,心量小,少教一點行了,他滿足了就可以,大小都要教,不想學的時候不談。這是古時候的師道,做老師要懂得。所以這個光中,智慧當中的妙用無窮無盡!

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二八五集)
淨空法師主講 2012/4/11

最新上傳 Latest posts

安身立命,教学为先;创业齐家,教学为先;建国君民,教学为先;礼仪之邦,教学为先;稳定和谐,教学为先;国丰民安,教学为先;太平盛世,教学为先;长治久安,教学为先;诸佛报土,教学为先;极乐世界,教学为先。 十个教学为先是“净空老法师”为了挽救社会人心,为了传承中华文化命脉,为了世界和平,而在斯里兰卡首先提出十个教学为先。 老法师写的《教学为先》: 孝是中华文化根,敬是中华文化本。落实在孝亲尊师。中华传统文化,五伦、五常、四维、八德是也。文化是民族之灵魂,教育是文化之生机。故安身立命,教学为先;创业齐家,教学为先;建国君民,教学为先;礼仪之邦,教学为先;稳定和谐,教学为先;国丰民安,教学为先;太平盛世,教学为先;长治久安,教学为先;诸佛报土,教学为先;极乐世界,教学为先。仁义礼智信,五常、五戒。人弃常则妖兴。失道而后德,失德而后仁,失仁而后义,失义而后礼。礼,是道德最后底线,失则天下大乱。人性本善,本善即是佛性。故释迦曰: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。佛,福惠圆满具足之人也。